內地PMI透出景氣寒冬逼近 怎加碼穩增長?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8/10/31 12:57

最後更新: 2018/10/31 13:14

分享:

分享:

  • 供需指數明顯回落 就業指數持續下滑
  • 貿戰影響顯現 料四季度外貿拖累GDP
  • 減稅降費呼聲日增,貨幣側重於疏通傳導機制

中美貿易摩擦陰霾下,步入四季度,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已開始加大,這從最新公佈的先行指標中或已得到印證:10月中國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按月均回落,分別創逾兩年和一年低點,均遜於市場預期,反映供需的分項指標明顯下滑,新出口訂單加速收縮。

而中小企業PMI和就業分項等指數持於臨界線之下,折射出製造業民企的困境。據路透,分析人士指出,預計穩增長政策將繼續加碼,近期已有多項刺激消費、扶持民企政策出爐,市場對減稅降費的呼聲與日俱增,貨幣政策則將側重於疏通傳導機制。

供需指數明顯回落 就業指數持續下滑

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(CFLP)今天聯合公布,10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降至50.2,低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50.6和9月的50.8。這是官方製造業PMI連續27個月處於擴張區間,但創2016年7月以來最低值。

同日公布的非製造業PMI亦回落至53.9,為2017年8月以來最低,擴張步伐有所放緩,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.1,比上月回落1個點。

「10月份,受『十一』長假和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等因素影響,製造業供需出現一些波動」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,但指數仍位於擴張區間,製造業總體繼續保持增長,增速放緩。

但分析師多認為,10月製造業PMI的分項數據鮮有亮點,供需指數按月明顯回落,庫存指數顯示製造業者進入主動去庫存階段,就業指數持續下滑,而價格指數一方面反映價格上漲壓力減輕,但另一方面也影響部分企業效益增長。

分項數據顯示,10月製造業供需穩中有緩,生產指數爲52,比上月回落1.0個點,新訂單指數爲50.8,比上月回落1.2個點,其中反映外部需求變化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爲46.9,低於上月1.1個點,而進口指數為47.6回落0.9點。

貿戰影響顯現 料四季度外貿拖累GDP

華泰證券宏觀團隊的李超等表示,10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刷新年內新低,前期貿易提前對貿易數據的後續影響繼續顯現,預計四季度淨出口走弱將對GDP構成較大負向拖累。11月初美國中期選舉及11月底G20峰會中美兩國元首會面或成貿易摩擦階段性緩和的重要關注時點。

從企業規模看,10月大中小型製造業企業PMI均回落,但中小型回落幅度較大且已降至臨界點之下。而就業指數的持續回落顯示就業前景需加以警惕,尤其在民企增速放緩的情況下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期強調要把穩就業作為宏觀政策的優先目標,而針對民企的一系列支持措施也已陸續出台,有望緩解中小民企的困境。

數據顯示,10月製造業大型企業PMI為51.6,比上月回落0.5,高於製造業總體水平1.4個點,運行相對平穩,是製造業保持增長的主要支撐;中、小型企業PMI為47.7和49.8,分別比上月回落1.0和0.6個點,低於臨界點。

10月官方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繼續回落0.2至48.1,非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回落0.4至48.9,就業壓力繼續顯現。

招商證券的張一平認為,8月以來製造業就業需求明顯萎縮,對穩就業政策目標造成衝擊。若情況繼續惡化,將會引發更有力度的政策調整。考慮到當前私營企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力量,國有企業「競爭中性」目標可能會加快實施。

華泰的李超則表示,近期政策向民營企業傾斜主要目的就在於穩定就業,體現政策前瞻性,「我們認為未來還需政策持續加強發力,預計今年全年5.5%失業率目標實現壓力不大,但如果明年年初企業開工狀況不佳,疊加貿易摩擦,我國或面臨較大失業率上行壓力。」

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政策加碼可期

海通證券的姜超和于博認為,經濟下行難阻,減稅值得期待。他們指出,宏觀層面,9月社融增速繼續下行,意味著後續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。中觀層面,10月地產、汽車銷量,以及發電耗煤均跌幅擴大,指向供需雙弱。微觀層面,原材料價格漲幅繼續超過產成品價格漲幅,勢必壓縮企業利潤率,對中下游行業利潤形成壓制,降成本仍迫在眉睫。

恆豐銀行戰略研究部蔡浩、李海靜也認為,在三季度經濟數據整體偏弱的形勢下,四季度政策紅利有望進一步加碼。宏觀方面,更多減稅降費政策將在四季度落地、專項債放量拉動基建投資增速、更多促銷費政策將兌現。不過,仍需關注人民幣匯率再度承壓下,國內經濟基本面的發展形勢。

西南証券的宏觀分析師楊業偉則強調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,他指出,企業景氣度明顯下降顯示經濟全面下行壓力加劇,這提升了穩增長壓力。雖然年中以來政策已經轉向寬鬆,特別是貨幣政策,但是由於傳導渠道不暢,實體信用並未明顯改善。

「因而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,政策將在疏通傳導渠道上更為明顯的發力,包括放鬆地方政府融資管控,補充金融機構資本金以及適當放鬆監管約束。政策寬鬆節奏有望加快。」他表示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